二十大代表风采|苏保信:善于“拉直”问号的技能大师-云顶国际官网唯一官方网站

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 宣城文明办  主办
  |     |     |  
二十大代表风采|苏保信:善于“拉直”问号的技能大师
发表时间:2022-09-28来源:安徽日报

  【代表名片】苏保信,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主任、高级技师,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“最美职工”、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、安徽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。 

  冲洗、描迹、测量……

  9月26日,记者来到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,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苏保信正端坐在仪器前,测量铜片中的杂质元素,全神贯注、一丝不苟。“每一个步骤苏大师都重复过成百上千次,但每一次操作他都认真对待,一定要把各种材料的特性分析透。正是他身上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,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”实验室员工袁亚亚说。

  这位别人口中的“大师”,却是“半路出家”。2000年,苏保信从一所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,应聘进入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。专业不对口,苏保信对电磁线生产两眼一抹黑,只能做一些搬运之类的粗活。

  不懂就学,苏保信的身上有股“钻劲”。漆包线是冷门知识,当时唯一的学习资料,就是公司发的一本《漆包线》教材。苏保信把它随身带着,只要一有空闲,就捧着看。生产车间的设备24小时开机,每天下班后,苏保信都会留在车间里,盯着机器,向老师傅虚心求教。“看”了几个月,他从干杂活的辅助工转岗成了操作工。

  2003年,公司内部招检测员。听到消息,苏保信心动了:到检测部门可以接触到更多设备,学到更多技术。经过层层选拔,苏保信如愿进入检测中心,但他却被安排做“复绕”这一辅助工作。苏保信没有因此而失望,而是边干“复绕”边学习,那股“钻劲”也从未停止。

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2006年全国首届电线电缆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举行,这是一场全国上万名电磁线检测工人同台竞争的比赛。在企业海选环节,苏保信“意外”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晋级华东区预选赛——在当时公司所有参赛人员中,苏保信是资历最浅的。此后,他一路过关斩将杀进总决赛,最终拿下了全国总决赛绕组线组别冠军。

  对苏保信而言,他的“意外”并不意外。参加比赛的那段日子里,苏保信在检验室熬过一个又一个通宵,不仅翻烂了4本大部头专业书,甚至晚上睡觉时手还在练习。“他的操作如同教科书一般准确无误,同时他富有魔力的双手赋予冰冷的机器以鲜活的生命力。如果没有刻苦钻研,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种娴熟的程度的。”一位大赛评委赞叹道。

  全国大赛载誉归来,苏保信在短暂的喜悦后,又陷入了沉思。按照操作标准化要求,每一根漆包线要经过20来次累积涂漆,每道次的厚度要控制在2微米至3微米,总共50微米左右的漆膜既要耐受近万伏的破坏电压,还要承受高速绕线的摩擦和拉伸,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。精准的操作无疑十分重要,但如果只满足于上述简单的操作,那无疑是故步自封,更谈不上对标全国一流、世界先进。“如何通过技术创新,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?进一步加快订单式新产品的研发速度?进一步节能降耗?”他不停地问自己。

  苏保信决定“拉直”这3个问号。公司对苏保信的想法十分支持,专门给他安排了3位年轻的技术员作为助手。从此,苏保信踏上了创新研发的新征程。2013年,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,并先后通过铜陵市、安徽省的认定。2015年7月,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,成为公司集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。

  2015年,苏保信的团队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,为了实现高端制冷设备的国产化,需要制造出国产毛细铜管空心漆包线。这款漆包线内径只有0.65毫米,拉伸时稍有不慎就会断裂,焊接难度极大,此外,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、绝缘性、耐腐蚀性以及耐冷耐热性。

 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,苏保信和团队成员整天“泡”在实验室,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,每天重复实验。一次次焊接、涂膜、检测、改进……奋战了近两年时间,终于实现了毛细铜管线的中国制造。

  9年来,苏保信依托大师工作室,不断开展新材料研究、新产品开发、制造工艺优化,成功研发了汽车电机铜圆漆包线、聚酰亚胺漆包线,以及特种扁平电磁线等多项高技术产品,不但开拓了市场,而且实现了很多高端需求产品的国产化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  “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,我内心非常激动,也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。”苏保信说,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,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,在进一步加强自身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同时,做好技术传承,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。

责任编辑:

雷志红
"));
网站地图